
生活萬象
淮南幫網(wǎng)是一家集淮南本地信息、互動社區(qū)、商業(yè)資訊、本地服務為一體的地方綜合門戶,為淮南廣大網(wǎng)民提供最全面、最快捷的本地化信息。
-
【圖說淮南】——冬季的春申湖
舉目遠眺,一望無際的湖水明亮如鏡,風吹拂蔚藍色的湖面,蕩起微微的漣漪,風兒攜著朵朵細浪躍到湖面上。
-
【圖說淮南】——臥看臥龍山水庫
欣賞著大自然的美,贊美大自然,回歸于大自然,讓人感覺到一身輕松,把眼里的風光都盡收眼底。欣賞大自然美景的同時,讓人感覺到了大自然的絕妙美倫,找到了天地萬物相融合的感覺。
-
【圖說淮南】——公園絕美落日
晚風輕踩著云朵月亮在販售快樂你從銀河后靠近我我與星輝一同為你沉淪
-
【圖說淮南】——十澗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生活不止詩和遠方,還有在公園里散散步拍拍照,拍拍平庸生活的小美好!
-
【圖說淮南】——新年去淮南八公山了嗎?
劉禹錫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不可能專為八公山量身打造,但卻準確地概括了八公山的特點。八公山既無絕壁懸崖,又無萬仞險峰,能巍然聳立于人們心中,憑借的是瑰麗的風光、絢爛的文化、厚重的歷史。綿延起伏的八公山峰巒疊翠、碧水長流、草木蔥蘢、鳥語花香、充滿活力。那葉柔枝軟的鵝黃柳、那昂首參天的白楊樹、那披掛金甲的古銀杏、那凌霜傲雪的朱砂梅、那燦若繁星的點點野花、那凜然不可冒犯的蒼松翠柏……無不令人賞心悅目,
-
【圖說淮南】——淮南壽縣的夜景你看過嗎?
-
【圖說淮南】——淮南古城壽縣的景色是什么樣呢?
壽縣別稱壽州、壽春,是安徽省第一批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三個城市之一,歷史上4次為都,10次為郡。是楚文化的故鄉(xiāng),中國豆腐的發(fā)祥地,淝水之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壽春楚文化博物館珍藏國家一級文物160多件,二、三級文物2000多件。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
【圖說淮南】——淮南龍湖公園的冬天是什么顏色的呢?
在淮南市的中心,有一座山青水秀、風景如畫的古老園林,這就是聞名中外的龍湖公園。它是我國迄今保留下來歷史最悠久而又最完整的國家園林之一,具有獨特的造園藝術風格,是我國古典園林的精華和最珍貴的文物遺產(chǎn)。龍湖公園位于淮南市田家庵西北部,水面開闊,設施齊全,景點較多,園中有園,是目前全市開放最早、設施完備的公園。該園始建于1163年,于1980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占地面積65.4公頃,分東、西、南三
-
【圖說淮南】——淮南冬日的暖陽是什么樣的?
淮南是安徽省轄地級市,被譽為 “豆腐故里 ”。夏商時期,市境屬“淮夷”之地。西周分封諸侯,市境為州來子國所轄;春秋末期,諸侯紛爭。1952年,建立省轄淮南市?;茨鲜前不帐≈匾墓I(yè)城市;全市形成了以煤炭、電力、化工為支柱,醫(yī)藥、建材、紡織、機械、電子、輕工、高新技術等門類較齊全的工業(yè)體系,擁有工業(yè)產(chǎn)品萬余種?;茨蠈賮啛釒Ъ撅L氣候,著名景點有八公山、上窯山、舜耕山、焦崗湖、龍湖公園、茅仙洞、春申君陵
-
【圖說淮南】——淮南壽縣的賓陽門你去過嗎?
賓陽門位于六安市壽縣的縣城內,是壽縣古城的東側城門,城門與古城一起都是始建于宋朝的,又經(jīng)過明清時期的不斷整修形成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及至目前,賓陽門的城樓和甕城都保存完好。賓陽門的保存是壽縣幾座城樓較為完好的一處,這里同時有城樓和甕城院子,城樓下不通汽車,游人可以步行通過,整個院落古色古香,在城樓和甕城下拍照十分不錯。另外,賓陽門甕城內也是電視劇《我的兄弟叫順溜》的取景地,可以來此看看。登上賓陽門城樓,向
-
【圖說淮南】——淮南龍湖公園的秋景你看過嗎?
淮南市境在構造單元上屬于中朝準地臺淮河臺坳淮南陷褶斷帶(即華北地臺豫淮褶皺帶)東部的淮南復向斜。東界為郯廬斷裂,西臨周口坳陷,北接蚌埠隆起,南鄰合肥坳陷,南北為洞山斷裂和劉府斷裂夾持。區(qū)內構造以北西西向構造占主導地位,受后期強烈改造,但總體形態(tài)變化不大,復式向斜內次一級褶皺及斷裂發(fā)育。地質演化歷史可分為前震旦紀、震旦紀—三疊紀、侏羅紀—第四紀3個階段,前震旦紀,淮南地殼處于活動階段;震旦紀—三疊紀
-
【圖說淮南】——你眼里的淮南是什么樣子的呢?
淮南,古稱州來,安徽省轄地級市,國家重要能源城市 ,地處中國華東地區(qū)、安徽中北部,長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濱,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稱,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節(jié)點,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截至2020年,下轄5個區(qū)、2個縣。總面積5533平方千米。
-
【圖說淮南】——淮南壽縣報恩寺的街景一隅
據(jù)《壽州志》記載,此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全寺總面積 14700多平方米,其規(guī)模之大,建筑之雄偉,在江淮大地上可謂首屈一指。壽縣報恩寺坐落在城內東北隅,舊名崇教禪院、東禪寺,明洪武年間改為今名,始建于唐代。傳說為唐玄奘奉敕建造。明末清初宿十八羅漢,堪稱藝術珍品,曾為壽縣博物館所在地。